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國內(nèi)首個格型地連墻閘墻主體結構完工

2023-08-09 05:20:18來源: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夏菲菲

8月7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全國首個格型地連墻閘墻主體結構全部完工,這是國內(nèi)類似工況船閘施工的一次技術創(chuàng)新。

富池船閘工程位于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富池口鎮(zhèn),是富水河進出長江的通航要道,船閘由上下閘首、閘室和上下游引航道組成,全長約1108米,其中地連墻為該項目的關鍵性工程。

地連墻總長980米,最大深度達31.1米,共128幅。從上空俯瞰,船閘地連墻如同兩條對稱排列的長條“格子間”橫穿S308省道道路橋梁之下,它既是閘室的承重基礎,又承擔著船閘防滲、道路橋梁墩柱的支護功能,是國內(nèi)首座集防滲、承重、支護三大功能于一體的船閘地連墻。

中交二航局富池船閘項目負責人涂偉成介紹,因貫穿施工現(xiàn)場的省道橋梁橋墩之間僅有90米寬,無法進行大幅度開挖,項目團隊創(chuàng)新采用格型地連墻作為閘室主體結構。該結構沒有傳統(tǒng)船閘施工的伸縮縫,一方面規(guī)避止水帶安裝的滲漏風險,同時將支護結構直接轉化為船閘主體結構,實現(xiàn)永臨結合,又節(jié)約施工期間既有橋墩的支護成本。

施工過程挑戰(zhàn)重重。富含淤泥質黏土、多溶洞的不良地質和高壓線纜、既有橋梁的受限空間作業(yè)條件一度讓進度停滯不前。

“地質對成槽施工影響很大,經(jīng)過多次實勘,采取攪拌樁加固槽壁,改變成槽工藝,確保成槽優(yōu)良;同時合理設計重載道路,針對長達31.1米,寬12.4米,重量94噸的鋼筋籠安裝,反復推演吊裝方案,最終采用260噸和350噸兩臺履帶吊同時起吊,讓鋼筋籠精準入槽?!蓖總コ烧f。

通過改善工藝和方案嚴謹推演,歷經(jīng)冬夏兩季,項目部如期完成異形槽段多、地質不良、單幅槽段超長、巖層強度超高的地連墻結構施工,共計澆筑混凝土31689立方米,為后續(xù)類似工況的船閘施工提供科學可行的技術借鑒。

據(jù)悉,富水航道工程是湖北省“十三五”水運重點項目,通過新建1000噸級船閘,打破富水進出長江的航運瓶頸。項目建成后,對完善腹地綜合運輸結構,引導區(qū)域礦石資源有序開采、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開放開發(fā)具有積極意義。

(受訪單位供圖)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