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環(huán)球信息:俄媒:中拉合作將提升“全球南方”影響力

2022-11-20 22:48:31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道 《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雙月刊網站11月15日發(fā)表題為《全球南方國家能否影響國際議程》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主任德米特里·克拉夫佐夫。全文摘編如下:

學術界普遍認為,未來的國際政治和經濟議程將由全球南方國家決定。這些國家通過各種一體化項目和參與全球論壇聯合在一起。

自21世紀開始以來,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亞洲國家的新興發(fā)展,由于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貿易,再加上國有和私營企業(yè)的潛力,使得這些國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崛起。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和農產品凈出口地區(qū)之一。它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大量未開發(fā)農田和淡水資源的區(qū)域之一。在當前的糧食危機中,拉丁美洲具有穩(wěn)定和降低國際糧食價格的巨大潛力,這可以使亞洲的消費者受益。但這種潛力的實現不能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和提高生產力來幫助消除世界不平等。正是在這一領域,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可以作出重大貢獻——利用其創(chuàng)新系統,彌補拉丁美洲在采用新的數字和微生物技術以提高作物產量和減少食品碳足跡方面的不足。

拉美和亞洲一體化的協同作用,還可以使世界更好地應對短期和長期的能源問題,這些問題同糧食一樣,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拉丁美洲擁有全球20%的石油儲量,有足夠的資源為80%能源需要進口的亞洲提供可靠的供應,幾乎沒有地緣政治風險。此外,這可能對向更可持續(xù)、可再生能源的平穩(wěn)轉型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拉丁美洲擁有世界上最清潔的能源矩陣之一,可再生能源占30%,高于全球14%的比例。它還在礦產供應方面占據有利地位。這種比較優(yōu)勢在生產零碳排放燃料時可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隨著左翼運動的興起而加劇的政治風向的轉變,南北美洲和解的共識被打破,這為中國經濟實力立足拉美地區(qū)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中國如今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龐大的經濟聯系網絡,得益于此,今天中國力量能夠影響全球。

中國在拉美國家尋求為自己提供能源、金屬和糧食,這些都是它為其經濟和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提供動力所必需的,同時也希望為其過剩的產能擴大出口市場。

中國呼吁遵循和平發(fā)展的原則,在良性循環(huán)的邏輯框架內確定了21世紀的經濟外交政策:中國的發(fā)展需要深化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聯系,這應該有助于與中國合作的國家的發(fā)展。建立在互利和互補關系這兩大基石之上的中國對外經濟話語的精髓就蘊含于此。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